视窗
loading...
当前位置:二十二冶站群 > 装配式建筑分公司 > 公司新闻 > 深度报道
搭建模块化成本管控体系 算清“成本账”
——装配式公司生产厂精细管控成本工作纪实
来源:装配式建筑分公司 作者:徐静 发布时间:2022年11月04日
+ . -
     成本领先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战略要素之一,装配式公司牢固树立成本管控意识,项目管理正从传统的“点”式管理,向系统的全过程联动、全要素覆盖转变,以预制构件生产厂为试点单位,坚持在项目全过程、全要素,探索各环节、多要素融合互通、高效协同,构建成本管控新体系,不断提高成本管控效率,提升项目创效水平,打造成本竞争优势,实现高品质建造、高质量发展。
  1个主题 7个步骤
  有效的成本管控是公司对抗内外压力并求得生存的保障,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。装配式公司预制构件生产厂充分解放思想,多次组织成本管控会,围绕“强基提质、效益再提升”主题主线要求,以思想“破冰”引领行动“突围”,引领车间全员强化成本管控意识,提升工作韧性与管理能力,用扎实有为的举措,夯实成本管控。
  通过“头脑风暴”式的集体讨论,生产厂确立成本管控七个步骤,即树立全员成本管控意识、捋清经营过程费用搭建模块体系、建立组织结构明确责任人、制定管理体系完善流程制度、明确各项管控措施、过程监督狠抓执行、定时考核总结分析。生产厂管理人员主动转变工作作风,担当作为,牢固树立“降本增效是一种责任,成本价格决定市场”理念,形成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,“人人讲成本,人人讲创效”的氛围蔚然成风。
  17个模块 55个管控点 
  生产厂以现有资源为基础,注重深层次挖潜,认真分析收入结构、成本构成和人员配备等情况,摸清自己的家底,细化各项指标分析,挖掘发展的增长点和提升利润的空间,将经营过程中的所有费用进行细化并归类建档,根据特点划分成本分析考核、技术创效、生产线过程管理 、办公用品过程监督等17个模块,梳理出55个管控点,明确核心管控内容及责任人,每个模块负责人根据成本管控管理思路,自行细化各自系统的管理流程及制度,全面找出成本压降点,制定相对应的管控措施,将每个管控点量化,提出压降目标,形成人人身上有指标、个个肩上有担子,促进员工“天天精打细算,月月核算成本”。
  模具管理模块,通过设置优化模具方案、减少模具量管控点,注重在模具设计、生产、使用过程中,优化一切能减少费用的方案。例如构件进场计划细化到每一件构件上,针对构件的生产及发货周期优化模具周转方案,将模具周转率达到最大化,减少模具数量;优化墙体对拉孔工装、减少工装架的使用;优化创新飘窗生产方案、取消模具底座等措施,仅一季度,节约模具67.8吨。
  “数字”一小步  效益一大步
  “成本管理,有利于企业增强竞争力,改善生产现场,消除“跑、冒、漏、滴”和“脏、乱、差”状况,降低生产成本,提高产品质量,保证安全生产,提高职工素质,提高经济效益,增强企业竞争力。”生产厂在精益思想指导下,“算好成本账”俨然成为厂里推行的一种文化,生产厂聚焦关键环节,优化设计、改进工艺、提升管理, 把成本管理不断向深层次、细末节、规范化方向推进压实。
  “生产厂是公司的王牌,我们必须从改进技术工艺入手,降低生产成本,梳理出关键技术和瓶颈工艺,通过技术攻关和工艺优化,来不断提高生产效率,持续推进降本工作。”生产厂覃晓君表示,他是这样想,也是这样做的,近年来,生产厂通过优化生产工艺、减少模具使用量节约费用79.65万;通过优化设计配合比,降低费用5.6万;通过报废模具的再利用、废旧钢筋的再利用、混凝土的再利用压降费用98.6万;通过精细化管控手段,节约16.9万;通过发明叠合板高度控制器、模具漏浆封堵器等节约费用3.8万……一串串的数字背后,见证了装配式公司“一点一滴降成本,一分一秒争效益”的漫漫之路,“数字”的一小步,也着实让企业的品质效益提升迈进了一大步。
   成本控制是企业长期的任务,是企业进行自我调节、自我约束的重要内在机制,装配式公司正加大控制力度,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,分类指导,抓住重点,完善制度,让卓有成效的成本管控助力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。

IMG_6521

copyright ©2020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装配式建筑分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
地址:河北省遵化党峪镇金山工业园 邮箱:zpsjzgs@22mcc.com.cn 电话:0315-7570899-8008
冀公网安备 13020802000107号 冀ICP备10010474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