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浏览器搜索“工匠精神”,你会得到这样的释义:“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、精益求精的精神。”中国自古以来就广出匠人,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,“工匠”与“工匠精神”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。神舟飞船飞向太空,我们创造了“中国高度”;蛟龙入海探秘海底,我们成就了“中国深度”;高铁驰骋铁轨之上,我们缔造了“中国速度”。在各行各业里,工匠们诠释着对品质的卓越追求。
从企业的角度探寻“工匠精神”的维度,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的必修课题。“工匠精神”发自于人,作用于魂,这个魂不仅仅是企业的核心产品,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实力。
技术创新需要“工匠精神”
作为走在建筑业前沿的住宅产业现代化企业,要在市场立足,技术创新是必不可少的。一项小的技术改进,每年可以为企业开源节流上千万元;一项技术创新成果,可以解决困扰企业生产的难题。“工匠精神”需要技术创新者精雕细琢每一件产品,不断用科学的大脑想问题,不可有“差不多”思想。施工企业做优做强,对各类工程质量和技术创新有了更大的要求,我们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、使命感、事业心,严格执行各项技术规范和工艺标准,自觉遵章守纪,做好每一个细节,严把每一个环节。工程施工过程中,我们要耳听八方、小心谨慎,在不破坏建筑结构的基础上,认真钻研、大胆思考、不惧困难、勇于挑战。每一项技术创新成果都是用无数次的失败换来的,俗话说得好:“失败乃成功之母。”中国二十二冶集团装配式公司围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、装配式钢-混结构体系、装配式低能耗建筑三个主打产品和总包模式定位,开展体系研发、课题研究、成果转化、技术攻关等活动。截至目前,三大产品体系的研发成果在京津冀等多个工程共计210万平方米的建筑中得到应用,开展了40多项装配式工程设计、工程施工及技术服务工作,示范工程项目超过40项,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示范60余万平方米,部品部件供应量15余万立方米。
人才培养需要“工匠精神”
如果企业只重视数量的培养,而不重视质量的培养,就是典型的“揠苗助长”做法。这不仅会对人才本身造成伤害,更会在人才培养上浪费大量资源,使人才培养的成效大打折扣,最终影响人才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率。培养技术型人才,是企业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方向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,企业想要前进,求得生存和发展,就必须要有相应的竞争能力。这就要求企业不仅有雄厚的经济实力,还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。否则,不进则退,企业就有可能在竞争中被淘汰。公司领导在集团公司首届金牌工人、能工巧匠、示范班组命名表彰报告会上谈到,要建设崇尚“工匠精神”的企业文化,要让“工匠”成为企业里耀眼的明星,成为社会明星,成为一种荣耀。要使一个企业百年长青,就需要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。公司注重青年后备人才培养,建立健全培养优秀接班人的良好机制。集团公司广泛开展各类技能培训,加快后备力量的培养,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人才培养需要“工匠精神”这一理念。
企业文化需要“工匠精神”
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,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。通过企业文化,让员工树立“工匠意识”,把“工匠精神”深化为全体员工的精神品质和职业素养,让每位员工有严谨细致、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对本职工作的认同感、责任感、紧迫感和使命感,让“一天也不耽误,一天也不懈怠”成为企业价值追求。“工匠精神”可以带动企业平稳有序健康发展,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,使员工工作起来更有热情更具活力。同时,“工匠精神”提高了生产效率,为企业效益的提高注入了新生力量。
工匠精神是一种全民需要的精神营养。个人需要工匠精神,这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初衷;企业需要工匠精神,这是缔造卓越品质的基石;社会需要工匠精神,这是塑造国民品格的良方。